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机电工程学院“心灯长明”实践团秉承“红色血脉永赓续,非遗文化指间传”的理念,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旨在学习伟大抗战精神,体会非遗文化之美。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场馆里陈列着的每一件展品,都映射着烈士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实践团成员们看着记载着抗战历史的孤本善本,更深入地了解了南京民间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伟大抗战精神促使新一代青年人不断前行,迎接新的挑战。




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
随后,实践团前往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该馆是南京第一座从美学角度阐释丝绸文化的专业主题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具有江南丝绸文化特点的丝绸文物、品种纹样、文史资料以及珍贵的非遗代表作和各类丝织品,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再现了江南丝绸文化之精美。实践团成员们迎着丝绸的陈迹,从多方面认识到了蚕桑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观览了“南都繁会”的织造历史,熟悉了三大锦、四大绣;欣赏了吴服、唐装、和服、韩服等各色服饰。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实践团走进甘熙大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南京非遗和民俗的“双博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和活态展演,以传承人工作室的独特形式,给人们带来集展示、展演和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馆内展览展示南京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51项,设立南京剪纸、南京云锦、秦淮灯彩、绒花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将南京的特色非遗民俗文化传承故事娓娓道来。


实践团有幸采访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老师,了解了绒花工艺当前时代下的发展趋势。赵老师提出非遗产品应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努力发掘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非遗产品还应要有设计师介入,不能固步自封。


红色血脉永赓续,非遗文化指间传。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文化不应该被忘记。实践团成员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战精神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心灯长明,照耀未来。